一周金融市場動態(07.11-07.17)
一周金融市場動態(07.11-07.17)
一、一周國內
金融市場要聞
統計局: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.6%二季度增長3.2%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下降1.6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同比下降6.8%,二季度增長3.2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,同比增長0.9%;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,下降1.9%;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,下降1.6%。從環比看,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.5%。上半年,貨物進出口總額142379億元,同比下降3.2%,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.3個百分點;其中,二季度同比下降0.2%,一季度為下降6.5%。出口77134億元,下降3.0%;進口65245億元,下降3.3%;進出口相抵,貿易順差11889億元。
國資委:將持續加大金融、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項目的監管力度。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、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6日表示,下半年,國務院國資委在指導央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有力有序地做好重大項目的落實落地。繼續引導支持企業重點圍繞產業基礎能力,突破產業鏈關鍵點、核心技術環節、薄弱環節,維護產業鏈安全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,搶抓5G、工業互聯網、數據中心等投資機遇,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,繼續嚴控非主業投資比例和投向,持續加大金融、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項目的監管力度。
國資委: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。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、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中表示,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。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在健全現代企業制度、推進三項制度改革、深化國有資本投資、運營公司試點、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、加大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發力攻堅,力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,不斷激發企業市場主體活力,切實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,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。
銀保監會:堅持常態管理原則將突發事件應對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。銀保監會就《銀行保險機構應對突發事件金融服務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。意見提出,堅持常態管理原則。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建立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機制,并將突發事件應對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。堅持及時處置原則。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及時啟動本單位應對預案,制定科學的應急措施、調度所需資源,及時果斷調整金融服務措施。堅持最小影響原則。銀行保險機構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將突發事件對業務連續運行、金融服務功能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,確保持續提供基本金融服務。
央行上海總部:持續加大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支持全力保障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。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2020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業務工作會議,會議強調,下階段上海跨境人民幣業務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“穩外貿、穩外資”各項工作部署,持續加大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支持,全力保障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,穩步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規模,積極穩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,努力將上海建成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。
部分銀行接監管窗口指導:控制上半年利潤增速增幅盡量不超兩位數。7月初以來,銀監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,建議適當控制上半年利潤增速。多位受訪人士認為,這與銀保監會在11日表態“督促銀行保持利潤合理增長,做實利潤、用好利潤”相契合,一是要讓利實體經濟,二是要充分暴露風險,加大不良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各地監管在具體執行層面存在一定差異。有銀行高管稱收到了前述口頭通知,也有股份行人士直言“力度空前巨大、空前嚴格”,還有擬上市銀行高管稱只收到了“盡可能壓低一些”的方向性指導。“沒有文件送達,大意是上半年利潤不要太多反映,增幅盡量不超過兩位數。”一位地方上市銀行高管透露。
銀保監會醞釀財險公司差異化監管政策。“差異化監管,高質量發展”的思路近兩年來貫穿于整個行業發展,并且正在往細分領域延展。據悉,銀保監會醞釀針對不同類型財險公司提出差異化監管要求,目前正在行業調研和政策研究中。據透露,監管部門醞釀對財險公司進行差異化監管,旨在引導財險公司探索專業化、精細化發展道路,推動財險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銀保監會、證監會宣布:接管9家金融機構。銀保監會消息,鑒于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、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、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、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觸發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》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,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、新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觸發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》第三十八條和《信托公司管理辦法》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接管條件,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、信托當事人合法權益,維護社會公共利益,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上述六家機構實施接管。證監會消息,鑒于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、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、國盛期貨有限責任公司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,公司治理失衡,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,維護證券市場秩序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》第一百四十三條、《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》第八條和第六十二條、《期貨交易管理條例》第五十六條有關規定,中國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,對新時代證券、國盛證券、國盛期貨依法實行接管。
二、國內資金市場
本周國內資金面呈現先緊后松態勢,未來一段時間流動性可能仍會趨緊。本周央行公開市場重啟,7月13日,500億7天逆回購;7月14日,300億7天逆回購;7月15日,4000億MLF續作;7月16日,500億7天逆回購;7月17日,2000億7天逆回購。
圖表1
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
數據來源:中國貨幣網
圖表2
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(Shibor)
數據來源:中國貨幣網
圖表3
銀行間回購利率(DR001和DR007)
數據來源: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
圖表4
國股銀票轉貼現(BAEX-1)
數據來源:上海票據交易所
圖表5
城商銀票轉貼現(BAEX-2)
數據來源:上海票據交易所
三、債券市場
1、國內利率債、信用債收益率曲線漲跌互現
國債收益率曲線10Y收益率下行7.98BP至2.9507%,國開債10Y收益率上行1.75BP至3.4426%。
圖表6
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(%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7
中債國開債收益率曲線(%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8
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周變化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9
近一年國債和國開債(10Y)收益率走勢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中債中短期票據AAA曲線5Y收益率上行0.33BP至3.9549%,中債企業債AAA曲線5Y收益率上行0.28BP至3.9554%,城投債AAA曲線5Y收益率上行5.45BP至4.0067%。
圖表10
中債中短期票據收益率曲線(AAA主體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11
中債企業債收益率曲線(AAA主體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12
中票收益率整體上行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13
近一年中票(AAA3Y和AA+3Y)收益率走勢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14
債務融資工具定價估值(%)
數據來源: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
2、歐美國家利率債收益率情況
圖表15
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(%)
數據來源:wind
圖表16
美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
數據來源:wind
圖表17
歐元區公債收益率曲線(%)
數據來源:wind
圖表18
歐元區5年期公債收益率走勢
數據來源:wind
3、中資美元債收益率情況
圖表19
中債中資美元債收益率曲線(BBB+,%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圖表20
中債中資美元債收益率曲線(BBB,%)
數據來源:中國債券信息網
4、國內債券一級市場發行情況
(1)信用債
7月11日至7月17日,信用債發行規模為1,773.57億元,發行196只,總償還量為1,921.49億元,凈融資-147.92億元。
其中,AAA主體發行信用債76只,發行規模為905億元。
圖表21
AAA主體信用債發行情況
數據來源:wind
其中,AA+主體發行信用債35只,發行規模為185.8億元。
圖表22
AA+主體信用債發行情況
數據來源:wind
(2)利率債
上周新發49只利率債,5只國債、7只農發債、5只進出口債、8只國開債與24只地方政府債。
圖表23
本周國債和國開債發行情況
數據來源:wind
四、貨幣匯率
圖表24
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列表(2020-07-17)
數據來源:wind、外匯管理局
五、主要大宗商品
期貨價格及BDI指數
圖表25
主要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及BDI指數
數據來源:wind